袭,想来是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正是被其给占据了先机,此时诸将皆在外边儿,临安虽固若金汤,但人心难测,百姓重压之下恐怕会在这个关头闹出些事端出来,到时候我大宋将儿既得面对外患,也得面对内忧,着实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一面小心翼翼地说着,一面观察着老九的神色……说实在的,这些年里没有谁比他更会察言观色了,但凡老九流出半点不悦,他立马便会住口,然后换个说辞。
可是老九不但没有不喜,反而一对眸子愈发的亮了起来……如此神态,倒是与昔日他和徽宗皇帝商议之时,后者的表情如出一辙。
悄悄地松了口气,就说嘛,都是赵家人,难不成老九还能忽地改了性子不成。
有了皇帝的表情做鼓励,孝慈渊圣皇帝说起话来便有了许多的底气,毕竟这是兄弟重逢以来,老九第一次朝着自己露出了这么舒坦的模样。
“两国实无世仇,皆因当年海上之盟而起,又因厉阶郭药师包庇张觉,方才闹成了今日这般模样……大宋自居中国,当以礼仪廉耻为先,上次金人遣使而来,已足见其求和之诚意,既然已经说过了要和,倒不如继续把和议继续下去,毕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他侃侃而谈,听得刘邦忍不住拍了拍巴掌,狗日的,杀了你也不冤!
“你的意思是,朕没有礼义廉耻,所以才背了盟去,是吗?”
赵桓神色一滞,差点就要跪身下去:
“是臣说错了话儿,陛下勿怪,陛下勿怪……”
一面说着,一面作势就要给自己两个巴掌,刘邦连忙阻止了他:
“哎,你这是干什么,是朕让你说的,而且你说的又这么有道理,朕又岂会怪你。”
“不瞒你说,你这次还真是与朕想到一块儿去了,这都火烧眉毛了,还惦记着别的事情,那不是傻子嘛。”
“无论如何,先把眼下之为解决了再说吧。”
赵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