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面子的话,凭着北军对北境的地形了解,打起仗来,就会有更多的利势,打胜仗的可能性无疑也就是加大了几分。
是要面子,还是在里子,臣子们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坐在那里的濮王赵允让,等待着他的最后定夺。
便是小皇帝赵曙,这一刻也是将目光放在他父亲的身上。
赵允让也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低头先沉思了片刻,这才慢慢抬起头说道:「传旨给王信大将军,就让他以现有的地盘进行布防吧。燕云之地,我们可以等到这一仗打完之后在去索取,不急于一时。」
终究还是选择了里子的赵允让,能做这样的决定,自然是有着他自己的想法。
一来,赵允让比之赵祯更加务实。
二来,大军留在北境优势更多,这可是直接可以关系到大宋存亡的大事,自是不敢马虎。
第三,也是重要的一点。燕云之地是赵祯在位时收回来的,功绩远远算不到自己儿子的头上。这个时候给占了,并没有什么好处。相反,若是回头在给丢了,那责任就都要自己来背了。
即如此,为何不先放弃那里,等到自己实力强了,亲自取回来,这样即稳妥不说,功绩也就会有自己的一份了。
赵允让考虑的可谓是十分的周全,才下了决定。他这般一说,有部分的臣子却是认为不妥,只是现在大战再即,他们也不好说些什么,他们也想等着看看接下来事情的进展之后在做决定。
话说赵允让与赵祯可是不同的,后者天性仁慈,可以听得进臣子的意见,多数时候,臣子是敢言的。
相比之下,赵允让个性就要独子很多,对臣子的建议那是有利自己的就会听,没有利的,他是不会听的,甚至还会搞
秋后算账那一套。
赵允让的强势,也压缩了文臣们的活动空间和能力。
现在正值大战要启之时,自然不会有人不长眼睛的主动站出来挑衅赵允让父子的权威,那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