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戎指着扔在沙发上的背包:“微型激光切割机,可充电,充满电以后,可以连续工作十二小时。还有一些……针剂,注射之后,使其能够抵抗任何现代细菌污染,保证生存健康。我还准备了五个撤退地点,依据不同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做选择。”
“必须有人中途阻击追兵,给我们争取撤离的时间。”我说。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先前我也阐述过了,只要米杨科夫的武装直升机升空,方圆十公里内便无人能侥幸生还。
很多影视作品中披露过武直的攻击场面,每一架飞机上最多可以装载四支大口径机枪外加八箱子弹,填弹、预瞄、射击、停止都是由电脑控制。四枪齐射,半空中顿时弹雨纷飞,用“人头收割机”来形容武直,绝对一点都不过分。
“没有人。”简戎回答,随即补充,“即使有人,也是心怀叵测、随时发难之辈。黄花会一倒,猴子们就都散了。”
“米杨科夫带来了三架武直,你想没想过,该怎样应付它们?”我问。
简戎直率地摇头:“没想过,但我知道,你一定有办法。”
我无声苦笑,凝神看着简戎。
在我的注视下,简戎只好开口:“肩扛式火箭发射筒能够对抗武直,但我没有那种武器装备。”
伊拉克战争带给全球军事观察家这样的珍贵启迪——“武直的优点和弱点同样明显,在有效射程内,只要一发火箭弹,就能让一架武直死无葬身之地。”
半写实电影《黑鹰坠落》中,索马里地方武装正是这种战术的坚决贯彻者。当武直低空飞行时,只要站在临街的楼顶,就能用火箭弹低价、高效地秒杀武直。
直至现在,武直的这种致命弱点仍然存在,无法掩藏,更无法根除。
军事专家提出的“加厚装甲”方案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但增加装甲覆盖厚度之后,武直的自重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