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地方叫‘反贼坑’,在莫高窟西北三公里处,现在的名称叫‘大坑村’,居民约三百户。民间传说跟明小姐讲述的基本相符,其过程也有古石碑上的残句为证。”顾倾城再次解释。
“老向导为杀人越货故意带偏了路?”我问。
顾倾城点头:“没错,碑文上说的是,老向导为了诛杀反贼报效朝廷,故意冒着生命危险带反贼踏入了当地武装的包围圈,是个悲剧英雄。当地的童姓即是老向导的后代,族中子弟对此事津津乐道,还编纂为历史剧,获了敦煌文化部门某一年的地方戏优秀奖。”
她的情报收集工作做得十分细致,对于明水袖说过的所有地点都进行了详尽调查,多方求证其真实性。
这种端正严谨的工作态度,正是一个古玩业大行家必须具备的。
“很好。”我点点头。
那地方被命名为“反贼坑”,实则具有极强的反讽意义。朝廷把起义军称为“反贼”,而对于老百姓而言,起义军杀败官兵后,马上打开官府的粮仓,赈济灾民,是绝对的正义之师。
山贼伏击明水袖的队伍,为的是金银财宝,那么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贼”,又有何脸面享受后世子孙的香火供奉呢?
乱世之中,电将军这支队伍笔直西行,目标直指莫高窟,这是最大的疑点。他反复告诉明水袖“到了那地方就好了”是不是蕴含着某种独特的意思?所谓的“那地方”应该就是他心目中最安全的大本营。可是,无论是按照历史沿革推断还是从风土人情想象,当时的莫高窟一定是旷野孤庙一般地存在,不可能有香火旺盛、专人看顾之类的情况。
正常来看,即使队伍到了这里,也只能是找到一个朝不保夕的暂避风沙之处,万万称不上“安全大本营”。
“击杀那些贼寇并不容易,是吗?激战过后,一定伤亡惨重,是吗?”这是那催眠师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