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选择没错,没花费多长时间,便见核聚变发动机完成了模拟。
放眼仔细查看,能看到面板上多出了几项关于核聚变发动机的优化建议。
说明原方案确实存在诸多问题。
真直接进行制造的话,肯定会造成各种资源浪费。
不过有了这些优化建议,便能把核聚变发动机的技术彻底完善,真正制造出这颗领航号宇宙飞船的心脏。
“太好了。”
“这下终于可以开始制造了!”
徐昀激动之下忍不住表现自己的欣喜情绪,对模拟的结果非常高兴。
而下秒则见他快速关掉面板,立刻起身前往周明伟他们所在的办公室,宣布正式着手制造的细节,也好早日看到领航号飞船进行组装。
起飞前往太空。
……
……
周明伟等一众科研人员,并不知道徐昀已经对核聚变发动机图纸进行优化,接下来的时间正式制造时依旧按照原图纸。
不过徐昀会时不时对图纸调整,在潜移默化间完成核聚变发动机的优化。
选择这种办法也是让大家更容易接受。
省得乱想。
引起不必要麻烦。
但由于核聚变发动机结构复杂,哪怕拥有了优化版的设计图纸,制造起来也非常的费劲仍需解决各种所面临的问题。
比如发动机的制造试车场地,核聚变装置到飞船动力的转化。
尤其要保证飞船最高达到百分之十光速航速。
哪怕多部门协同合作,对于这台人类首个核聚变发动机的制造也持续了很长的时间。
时间就如同一头倔驴,跑起来就不停。
很快三年时间过去。
在众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原本只存在图纸中的核聚变发动机,终于完成了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