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作出了‘三线建设’的决策。将在这边的省区某地方建设一个钢铁厂。
义安城这边的省区属于三线地区,一线是经济发达又处于国防前沿的沿海地区。二线是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的东半部。三线就是比较属于内陆地区了。
在这边建设钢铁厂,位置属于‘前方的后方,后方的前方’。加上义安汽车工业区的大量钢铁需求,在这边建厂,可以直接解决材料的运输问题。
钢铁厂的建设,技术人员是直接从天户老厂来的炼钢行家,整体计划是建设三年,但三年是总体建设。期间内肯定是先建设好一个电炉投产的,边生产边建设。
另外就是钢铁厂的选址,本来是打算就近原则,就在义安城轧钢厂附近再找一个地方的。到时候生产出来的钢铁直接就可以送到轧钢厂了。
但是考虑到工人问题,还有其他方面因素。这再把钢铁厂弄到义安城去,对其他城市来说就太偏心了。一个钢铁厂能带来多少岗位,多少经济呀。现在义安城招工人都往其他各城市招了,都不用考虑什么待业青年的问题了。
可其他城市惨呀,明明自己城市很多人需要安排工作。但培养的中专生高中生还有大学生,却一股脑的想去义安城工作。他们是想留的人才留不住,想安排的普通待业工人又安排不了。
最后,钢铁厂回到了历史轨迹,地址选在了余新城。离义安城不算太远,开车半天能有一个来回,但装货卸货,得一天吧。
对于钢铁厂要在邻城建设的事情,罗成也听到了。但对他来说,有毛的关系。他的材料是轧钢厂弄来的,方便的其实是轧钢厂。反正弄这工业区的时候,轧钢厂那边承诺能保证材料供应的。所以外省还是附近运来的材料,对罗成来说没区别。价格又不会因为近就便宜。
就算是招工,钢铁厂建设好后肯定要大量招工的。按照轧钢厂陈主任透露的消息,这钢铁厂是一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