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找到张主任,让他先组织一下车间分组的事情,工厂先成立车辆组装车间,等到时候正式工指标下来了,就优先安排厂里的第一批员工转正。
作为一个工厂厂长,厂长有时候权力又很小,并不是他想谁变正式工谁就能变的。这也是根据生产效益来的,商业企业单位,正式职工比例也是得跟利润挂钩。特别是计划生产利润,转正等于就是真正的铁饭碗了,工厂也不能辞退,而现在又是国营企业,企业也不存在倒闭一说。
如果厂长可以随便招正式工,万一哪个厂厂长发疯,一下招一万个人,那不得乱套。正式员工都得上报的,工作证小本都是地方颁发的,上面都有编号的。
厂长要把谁转正,得厂里有正式工的指标,没指标就没小本。人家查工作证,主要看的就是地方颁发的那个编号,另外就是厂里的章印。
否则罗成作为厂长,直接就可以把还没上班的两个妹妹给转正了。甚至把家里人都接到城里来,全部招到厂里来转正。
在厂里有正式工指标的时候,厂长实际上也没有完全的权力去给工人转正。厂里还有组织部和人事部呢,总不能人家提前参加工作的,技能也成熟的都没转正,给一个刚来什么都不会的去转正吧。
厂长也只有推荐权和建议权,可以推荐谁转正,然后只要是这个职工大差不差的,其他部门也不会卡。而有资格转正的,厂长可以建议压一压。
很快第一批组装工就出来了,基本车间所有的没正式编制的学徒工都过来了。有些学徒工实际上是被卡着没正式工岗位,技术其实都挺不错的。
最后罗成又让张主任在修理车间找了一个正式四级修理厂过来,先担任新车间小组组长。每个月给两块钱组长补贴,要是能管理的好新的组装车间,以后就提升为车间主任。
一个上午,罗成也没赶紧到干了啥,就到吃午饭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