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脏,也很破”
这些信息并非细节,不过徐浩却很需要。
“他有多高?”徐浩又问道。
女人仔细回想,“大概有一米六五?”
“是个男人,比较矮。”
不讲卫生,比较矮,衣服较为破旧.
刀子徐浩没在意,这种东西,很有可能是为了增添‘破伤风’效果而存在,没有必要细究。
只有刀子本身的存在,徐浩才会收录新‘信息’中,等待后续寻找这玩意时,判定这是否是凶器。
“被抢了什么东西?”
“我的包,里面有口红和我的钱包,钱包里有我的一些证件,还有几百块钱”
钱,卫生,男性,身高一米六,衣着较为邋遢。
很快,徐浩脑海中便筛选出一系列的关键词。
首先,什么样的人会去抢钱?
缺钱的人!
换句话说,就是手里没钱,想要花钱的人。
如此,在填上卫生二字,一个不讲卫生,缺钱的人是什么阶级的人?
不讲卫生可能不算什么,但如果填上抢劫和缺钱,那阶级必然不会高,且会低于常人!
衣着邋遢
“第一次抢劫?不对,应该是惯犯。”
徐浩的大脑开始展开思索。
第一次抢劫的成年人,在思维完善的情况下还会抢劫,那自然是有一个需要钱的理由,且这个理由一直逼迫着抢劫犯本身。
最简单的,比如穷。
因为穷去抢劫,那以最轻易的办法,拿到巨额的钱后,也只会大手大脚的去花钱。
如此,衣服,首饰,手机,鞋子,自然不会落下,会报复性消费,买各种高档用品。
大多数的抢劫案,都是依靠这个理论进行侦破的。
当然,监控也可以,不过现在的条件并不允许。
但是吧.
刚才那个惯犯竟然依旧是脏破的外貌?
徐浩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