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
这种“障”难以穿过去,就算优秀如吴曼也是一样。
但禅宗不一样,禅宗主张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要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
他们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
简而言之,他学佛经只是辅助,这些书上的佛和理,都只是参考,只有自己心里的佛才是真的。
佛经上让你吃斋念佛,但你的本心让你喝酒吃肉,那喝酒吃肉就是你的佛理,佛经上的东西,只是一个拐杖,让你更好的喝酒吃肉。
这种理念,让禅宗出现了一些与世俗形象差别很大,让人难以理解的高僧。
譬如有些痴情和尚,发自本心的喜欢某一女子,佛门的规矩就对他不适用了,那女子就是他要悟的禅。
而有些和尚,发自本心的想吃肉喝酒,那吃肉喝酒对他而言也是一种参禅修行,一代圣僧济公便是如此。
又譬如解空小和尚后来的徒弟,临时工“大慈大悲”肖自在。
这是一个很纠结的人,他爱杀人,但心里却又想当一个好人,所以他很拧巴,把自己憋成了一个“病人”。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他没有开悟,没有明见本心,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看不穿,望不破,放不下,这就是执着,是无明。
若他有一天顿悟了,明见了本心,知道了自己的道,那他就不迷茫了。
到时候,想做好人,那就去做好人。
想杀人,那就痛痛快快的去杀,杀够了,也就立地成佛了。
虽说杀够了人,就立地成佛,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在禅宗,这并不抽象。
让人津津乐道的花和尚鲁智深便是如此。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的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这便是鲁智深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