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生养带来的经济负担,一些家庭在女婴出生时就将其溺毙,还有一些家庭则将初生婴儿遗弃。
而他们上帝教的传教士不忍看到这一幕,认为给弃婴施洗是责无旁贷的任务,因此成立了育婴堂,展开了收养弃婴的工作。
对于收来的弃婴,育婴堂会先让人给他们付洗,又雇乳母勤勤哺养,若中途夭折,育婴堂还会以私资棺殓埋葬,又购得坟地一方,请神师祝圣,命名曰:“圣洗重生婴儿冢”。
而活下来的孩童,一般是由贞女们负责教养,大部分费用也由她们承担,圣这些领养的儿童和本家的孩子都享受同等待遇,而且往往还更受到爱护。
里面还有社会各界的表彰,写着——魔都去年一年中,有一万多个穷苦孩子被惨无人道的父母所抛弃,但在育婴堂的照料之下,幸免于死之类的话。
至于做这些慈善事业的钱,来源比较复杂,主要是西方那边的捐赠,民国官府的赏赐,以及地方教众的捐献等几个部分。
“怎么样?”艾萨克问。
张之维沉吟片刻,他并不否认艾萨克的说法,哪都有好人和坏人,教会亦是如此。
虽然他们的本意是为了传教,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确实做了很多值得称赞的事,比如救灾施粥,开办教会学校,甚至在战乱之时,以自身影响力,庇护大量无辜百姓,曾有一位独臂神父,数十年来,救了数十万人,这都是值得敬佩的。
但正如先前所讲,哪都有好人和坏人,育婴堂这事,说实话,干的不地道。
因为据张之维后世所知,这种教会开办的育婴堂的存活率,只有千分之二左右,也就是说,收养一千个孩童,只能活两个。
而艾萨克说的这家徐家圣母院的育婴堂,赫然就在其中,据统计,它在十年间收养了接近五万大大小小的孩童,但活下来的,只有区区一百九十七人。
在五三年的时候,国家甚至在这个育婴堂里立了一个“万婴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