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高考200天!】。
荧幕上的黑板,写着这么几个字。
《那年盛夏》的剧情很写实,真正从片中的那些学生的角度出发,真实地再现他们历经着的高考,它暗示了现实的残酷。
紧张、压抑、焦虑、烦躁……
隔着荧幕,都能让人感受到这些只属于高考前的情绪。
《那年盛夏》的原著确实是林夏。
故事,也确实是以林夏为中心而展开……
但……
林夏却并不是故事的主角。
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
在场的每一个同学,看电影的时候,都好像回到了高考前的那段日子。
高飞不知不觉沉浸到电影剧情里。
等到剧情铺开,高飞的角色戏份渐渐多起来了。
他沉浸在其中,看着自己的角色赢了一场又一场篮球赛!
他很激动!
但又觉得不太对。
“高考,是最公平的。”
“有些人,天生长得高大、长得英俊、长得漂亮、有钱……毕业便继承家里的公司……”
“出生,便注定了一切!”
“但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宋雨菲的声音依旧很悦耳。
但渐渐带上了一丝的感慨。
随着那一句话以后,紧张刺激的高考前夕,一个书呆子的身影在镜头中一闪而逝……
那个书呆子叫“张利”。
“张利”是小鲜肉何昊阳扮演的,他颜值很高,但却被导演戴上了厚厚的黑框眼镜,头发剃成了板寸,看起来丑了不少。
在这个帅哥美女的班上。
他就像一粒尘埃一样,实在是不惹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