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差不多了!如今,环球航运仅剩下25艘、油船,总计吨位650万吨。再加上亚洲航运160万吨、华星货柜运输约百万吨(实际按柜计算船东)、隆丰投资50万吨,我们的船只也只剩下950万吨。基本上完成减船第一步,后期根据情况继续调整。”
“父亲,听说董浩云还在疯狂造船,包宇刚倒是在减船了,看来大家的意见不太统一。不过一些小船东,倒是开始慎重起来。”林瑞海说道。
父亲还是有影响力的,至少一些中小船东已经不敢扩张了。
“我在多个场合表示过,航运业已经出现拐点,在传媒上也这样描述过。听不听在于大家,我只是希望八十年代来临时,香港船东可以少受一些损失。”
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提醒大家,已经是林志超的大胸怀了。
回到环球集团。
林志超在办公室里,思考着一件事,环球集团的账上,还躺着60亿港币出头的现金。
在1971~1973年,环球集团赚的钱,都被林志超纳入维港投资;而从1974年后,环球集团则为林志超带来了65亿的利润(包含炒石油的10亿利润),随后在亚马逊商业地产、九龙仓集团上花掉了35亿港币,剩下30亿港币。
但最近一年半,环球航运、寰宇航运出售了1150万吨的船队,为林志超个人又带来36亿多港币的利润。
实际上,仅遣散海员,林志超就多掏出两三亿港币的现金,这些钱实际上他可以省下的,不过林志超觉得值。
这六十五亿的现金,林志超准备将60亿,纳入家族办公室或维港投资。
毕竟环球集团已经上岸成功,目前已经形成环球航运(含香港航空、亚洲航运等)、九龙仓集团、亚马逊商业地产的三足鼎立局面。
倘若环球集团需要继续发展,也不会有资金的障碍,毕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