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感受到,林志超都可以应聘一位造船设计师。
于是,他便详细介绍起来:“长度292米,满载吃水15.88米,适合苏伊士运河通行”
林志超点点头,又问道:“预计什么时候才能下水第一艘?”
加藤健说道:“1962年差不多!”
林志超笑着说道:“那不急,也许我明年会来考察这个项目,只要技术合理,我喜欢更大的船只。”
加藤健高兴的说道:“没问题,欢迎林先生随时来考察,我扫榻相迎。”
md,还会汉语成语呢!
据林志超所知,至少要六十年代后期才能突破20万吨,大概是1966年的样子。届时,林志超希望有50艘20万~30吨的油船。
石油危机是1973年,也就意味着油船业务会减少,再加上苏伊士运河那一年开通,实际上航运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下滑,八十年代中期达到最低谷。
林志超要做的就是,1972年以前造船,1972年时开始签长约,五年以上的那种。这样一来,他还有时间慢慢卖船。
日本之行结束后,林志超又去了英国,最后又到了美国,为了即将下水的六艘油船,林志超需要亲自拜访一下老客户。
事实上,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最终四家航运公司租赁下六艘10万吨油轮。
并不是说,四家航运公司的业务量小,需要分开租赁六艘油船。而是对油船的需求,每一年是不一样的,是在一个增长的过程;而每一年的增长需求,便是需要另外租船的需求。
所以今年租出去六艘,明年的八艘又基本上是给这几家航运公司租赁。也许会有新客户,但主力还是日本三家、美国两家、英国一家的需求。
如果后期的船越来越多,那时候林志超的名气也更大,自然而然又有新的大客户加入。
回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