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也没有兴趣。因为唐家的祖训便是如此,那就是只有实业才可以救国。
林志超自然不会在五六十年代去介绍唐仲源做地产,待到七十年代,香港纺织开始日暮西山时(限额),唐仲源若是对地产有兴趣,可以带着一起做做项目,亦或者建议投资一些物业大厦,当一个收租佬足以。
唐仲源无奈的说道:“也就是晚个半年而已,看你说的那么严重。”
众人笑了起来。
由于两家地位相等——都是大商贾之家,再加上唐彩芸、许彩英的关系,所以两人关系很好。至于林志超和叔叔一家、唐仲源和唐炳源一家,实则只是普通的亲戚关系。
事实就是这样,只有财富地位相等,亲戚才会更亲。
随后,女人们纷纷去参观房子,留下翁婿探讨生意。
林志超虽然不做纺织生意,但他却是什么都喜欢打听了解的主,一刻也不安分的主。
“岳父,榮氏家族在香港有几家工厂?”
唐仲源伸出四根手指,说道:“榮氏先后开了四家纺织厂,他们战后就来港开厂了,后来是越开越大。若是单独一家,可能也就和我们差不了多少;若是四家合并,那实力不可小窥了。”
林志超点点头,但他很好奇,榮氏纺织在香港为什么后来销声匿迹了呢?
“他们用的是什么设备?”
“据说全都是沪市带过来的设备,所以声势很大。”
林志超似乎有些明白了,又马上问道:“纺织设备更新换代很快吧?”
唐仲源想了想,说道:“应该是!好设备总归更有竞争力,就好比你在制衣厂的策略一样,若是没有好设备,连香港本地都竞争困难,更不要说和日本。”
看来,这个榮家纺织厂就是因为后来设备跟不上,主事人又没有足够的魄力,导致在香港纺织届没有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