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第一次封禅泰山,自那之后,封禅泰山就成了后世帝王的终极追求。
登泰山、面云海,抒发自己的宏图伟业,进而向上天宣扬自己的功绩,进一步获取上天认可,这是每一个帝王都梦寐以求的荣耀。
但要想封禅泰山,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必须要有足够亮眼的功绩才行。
比如文治武功如汉武帝,复兴汉室如汉光武,盛唐时的高宗,唐明皇,都是成功封禅泰山的帝王。
然而即便是这些帝王,也有不少人在当时被骂的体无完肤,认为他们不够资格封禅。
比如唐高宗封禅时,就遭到了一片反对,认为他是借助父辈余荫。
即便他自己也颇有建树,成就了大唐的最广版图,可以依然还是有人认为他德不配位。
但和后世封禅的帝王相比,他已经算是十分优秀了。
在他之后封禅泰山的是宋真宗赵恒,也是从赵恒开始,泰山封禅的性质就变了。
宋真宗当年在和辽国檀渊交兵,进而签了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檀渊之盟》后,没有知耻而后勇,居然还认为自己以岁币换和平,功劳颇大,舔着脸去泰山封禅了。
当时他的这一决定引发了轩然大波,无数臣子接二连三的劝阻他,他都充耳不闻,愣是假借“降天书”,厚着脸皮去封了禅。
他这一操作,直接把千古帝王的最高荣耀,变成了一种只要不要脸就可以做的祭祀,等于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整锅汤。
也正是因此,后世明太祖朱元璋在结束元朝统治,创立大明,恢复汉业后,才没有去泰山封禅。
以朱元璋的功绩,毫无疑问是绝对有资格封禅泰山的。
就是因为宋真宗把封禅变成了玩笑,朱元璋从此就定了皇帝不封禅的调子。
朱重八骨头那么硬的皇帝,根本丢不起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