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金属都得打成武器,箭头,送去前线。
所以,楚国国内根本不可能提供金属来给李逸制作机器。
而且国中的铁匠也没那个水平打造出李逸想要的零件来。
于是,李逸制作出的第一代纺织机,赫然是全木质的。
但木质材料的强度终究有限,磨损也大。
所以为了保证强度,织布机的块头就很大,最终拼装起来,已经快有一座小房子那么大了。
但即便这么大,这台机器一次也只能织一匹布而已。
而且每织一匹布,就得耗费将近十斤的油来润滑。
最重要的是,想要操控这台机器,最少也得八名熟工一起配合才行。
但八名熟工用普通的织布机,相同的时间里都能织完半匹布,加起来效率比织布机高得多。
于是,在验证了机器的效率后,楚共王就叫停了这台机器的研发。
毕竟木材也不便宜。
有这一台机器所用的木头,都能造一座攻城车了。
失去了楚王的支持,李逸的研发难度一下就增大了。
没有了经费,那研发成本就成了大问题。
他只能用时间换空间,利用平时的空闲时间制作锦缎,卖给国中贵妇挣钱,积攒资金。
可这个生意很快也被叫停了。
战争期间,他这样一个熟手织工,不尽心尽力为前线提供军备,反而在行商贾之事,自然为人所不喜。
就连楚共王也因此对他大失所望,态度也冷淡了很多。
再加上他作为一个女人,岁数越来越大,逐渐年老色衰,遇到的阻力就更大了,堪称举步维艰。
而这样的局面,也让早已对他不爽的织工们愈发幸灾乐祸了。
失去了楚王的庇护,织工们肆无忌惮,就连嚼舌根都不避着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