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以后这种事情时常发生!”芫恭冷冷的说道。
他再也不想,被人拿着技术卡脖子了!
区区一个几百人的匠作局……
“可是右丞,所好技巧者,以墨者为最,如今秦墨,多数去了匠作局……”
“除了墨家就没有旁人了么?阴阳家?公输家?”
……
墨家作为显学之一都要死要活了,其余学派还能好?
上哪找人嘛……
当然,这种话他们也只能在心里说说罢了。
发怒归发怒,却改变不了将作少府需要依靠匠作局完成生产改组的事实。
时间悄然流逝,在匠作局的帮助下,将作少府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炼炉改造。
原本用来熔炼青铜器的炉子在匠作局的设计之下改造为更适合炼铁的高炉。
从开采到冶炼到铸造,匠作局和将作少府进行了通力合作。
因为有求于人的原因,匠作局派过来的技术指导的待遇也很好。
不仅有工资,还有奖金,衣食住行基本上都是顶级。
当然,暗中将作少府也在芫恭的指示下开始吸纳技术人才,甚至隐晦之间开始接触一部分匠作局的内部成员……
而另一边,赵泗的《五年计划》也在不断的完善当中。
他出于谨慎和实事求是的原因,并没有一上来就起高调。
而是用了很长的时间去翻阅大秦各地的生产建设情况以及地理条件和矿产情况。
人口,民生,官府,赋税……
赵泗一边看一边记,有些不敢断定的就去询问,因此这段时间之内,朝堂有很多人都和赵泗有了接触,主要还是赵泗问的太勤快了一些。
赵泗的舆论风声竟然因为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获得了进一步提高。
毕竟赵泗问的不仅仅是三公九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