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白张苍的想法,张苍年轻的时候进谏始皇帝而不被采纳,私底下愤怒的向李斯控诉,始皇帝视群臣为兽,却不把群臣看成人。
他实际上就是一个一意孤行到了极致的君王,是没有人能够阻止始皇帝朝着毁灭大秦的道路一路狂奔的。
彼时已经成为了工具人的李斯该说不说,心里还有点赞同。
张苍的描述太贴合了,始皇帝身边哪有甚么真正的亲近人?
一个成长经历如此波折的君王,也不可能对臣子亲密无间。
童年的凄惨和惶惶不可终日,相依为命的母亲的背叛,兄弟的背叛,挚友的背刺,乃至于父亲在立储之时的游移不定……
始皇帝表现出来的人性,只不过是他要给天下人看的,要给文武百官看的。
他的心是平等的抗拒亲近任何一个人的。
但是赵泗……不一样啊……
李斯不畏惧赵高,不畏惧蒙毅,他们同样是王前亲近,为何不能嚣张跋扈?
因为两个人心里都有逼数,都是聪明人。
最关键的是因为,李斯清楚,在内心最深处,他们和自己这个工具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或者说,朝堂上下的文武百官,不过都是实现始皇帝政治抱负的工具罢了。
可他唯独忌惮赵泗,需要在乎赵泗所有的不经意的想法。
因为他能够感受到,始皇帝对待赵泗,和对待文武百官,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这种区别寻常人感受不出来,但是李斯却能够清楚分辨。
所以,他可以告诉张苍。
只要赵泗愿意,始皇帝还真就能够因为赵泗。而放下所有芥蒂不追究张苍的任何罪责,甚至是当成无事发生。
张苍闻之肃然,二者很早之前就交流过政见,又是师出同门,张苍听得出来李斯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