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党羽就已经吵成了一团,就这个样子,敌人估计打进京师,自己这些属下们也商讨不出什么有用的应对之策。
李春芳揉了揉脑袋,看着争论不休的属下们,终于清了清嗓子。
“诸位,辽东建州女真叛乱,难道大家都拿不出有用的方案吗?”
众人沉默了。
李春芳的风格和张居正不一样,张居正对于有能力的属下,还是不吝啬功劳和奖励的。
但是李春芳的性格是墙头草,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摇摆不定,而且很少会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都会引导属下说出自己想要的结果,然后自己再选择一方去支持。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出了事情之后,李春芳就可以迅速撇清责任,将责任推到下属头上了。
而这一招,李春芳确实是屡试不爽。
和李春芳相处久了,明廷大臣们更加怀念张居正的作风。
虽然张居正比较蛮横,但是好歹他不会将责任推给属下。
前几次关于整顿京师市场的改革,引起了包括皇商清远伯李家在内的激烈反对,李春芳就将主持京师市场整顿的官员罢免,转而向这些权贵妥协,这又寒了下属的心。
而整顿京师市场,不过是得罪商人的利益,辽东的事情可是要得罪李成梁的。
李成梁在山东,对于山东文官是颐指气使,甚至还越过了朝廷的程序,斩杀了一名县令。
虽然这个县令也是死有余辜,但也可以看出李成梁的蛮横和不把文官看在眼里。
如果在辽东的事情提错了建议,那万一李成梁带兵进京问罪,岂不是要被李春芳“借头颅一用”来谢罪?
所以刚刚属下们只是激烈的“争论”,但是讨论的都是空泛的话题,根本没有人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而李春芳本身又不知兵,这个劣势就更大了。
他也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