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逐渐变化。
隋唐富庶的关中地区,随着关中水利设施的老旧和黄土高原过度开发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再加上气候的变化,到了宋代就到了开封地区。
而随着气候变化,粮食主要产区进一步的向南移动。
从元代开始,江南逐步开始成为天下粮食中心。
才有大明江南文教风声。
苏泽说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过在我们东南,经济基础已经变了。”
“除了农业之外,工商也成为地方赋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形成了一部分工商业主的阶层,他们也有能力让子女脱产读书。”
申时行点点头,其实在苏泽造反之前,江南已经有这样的苗头了。
工商业主甚至要比地主更富有,而江南发达的经济,也让这些工商业主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在开海之后,这种现象就变得更明显了。
商品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所有人都开始有了分工。
以往的乡下地主,其实日子过得也并不是很好。
因为很多东西都是买不到的。
在明代以前的时代,一个高级贵族所需要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自己势力范围内生产的。
这一点在《红楼梦》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贾府所需要的东西,都是他们府里田庄产出的,家里的奇珍异宝,也都是家里的铺子或者工坊制造进贡的。
从吃的到用的,贾府很少有东西是外购的,整个贾府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朝贡体系。
所以大部分的乡下土财主,也只能吃自己家田地的产出,偶尔才能从集市上换一些东西。
而想要过上比较丰富的日子,就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就不是普通地主能够做到的了。
在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大部分人其实反而过得好了。
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