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而剩余的五个旅长,虽然在东南扩张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并没有能够称得上名将的战绩。
一直打顺风局算什么名将。
虽然从高务观的说法中,将领对于未来战争的影响力已经下降,综合国力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但是战争依然是人打的,一场激动人心的战争依然能够鼓舞人心,一名顶尖的将领可以用更少的伤亡打出更多的战果。
高务观说的是宏观上的国力比拼,并不影响民间对于名将的追捧。
看到李言恭发呆,熊况问道:
“李兄觉得我不应该申请去一线?”
李言恭愣一下说道:“不是,只是在年前,高兄将母亲托付给我,曾经说了一番话。”
熊况来了兴趣,他问道:“高兄说了什么。”
李言恭将高务观那一套“后勤决定论”复述了一遍,熊况听得很认真。
等李言恭说完之后,熊况感慨说道:
“听我师父说,在起兵之前,大都督曾经私下里点评过明廷的诸大臣,曾说过当世人杰就是高伯父和张居正二人。”
李言恭惊讶的看着熊况。
在苏泽起兵造反的时候,高拱和张居正二人在明廷中不过是中级官员。
两人都是在对抗东南的战争中才逐步升官,最终走上明廷执政的位置上的。
这两个人也是东南最棘手的对手。
当年大都督在起兵之前,就已经这么评价二人了?
李言恭这下子是真的服气了,世人都说苏大都督慧眼如炬,有识人之明,果然如此。
熊况说道:“如今看来,高兄已经不亚于其父了,假以时日,必定能成为我东南的名将。”
接着熊况说道:“我想要去一线,也是看到了这个大争之世已经到了,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