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第453章 战争史的新一页

第453章 战争史的新一页(3 / 6)

轰,明廷这边要龟缩在棱堡和堑壕里,小心的躲避可能从各个方向来的炮弹,还需要不断的维修被东南火炮摧毁的工事。

而东南这一边,只需要定期加固明廷炮火范围内的工事就行了,后方防线的士兵甚至可以探出头来放风。

明廷的士兵则需要挤在一起,忍受头顶上呼啸的炮弹,在堑壕的泥坑中埋着头等待对方炮火停歇。

东南士兵的精神状态,明显要比明廷这边的士兵好,其中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铁路。

东南这边大张旗鼓的建造铁路根本瞒不住别人,李成梁在徐州铁路动工的时候,就知道东南奢侈的在地上铺设铁轨,建造名为铁路的巨大工程。

通过马拉着轨道车在铁轨上通行,可以用少量的人力畜力就可以运输大量的兵力和物资。

铁路将沛县、徐州和下邳三座战略支点城市连接在了一起,而这正好就是和明军对峙的前线城市。

铁路可以运输炮弹和粮食,让东南新军这边的粮食补给非常轻松。

而李成梁虽然也有运河来运输,但是还需要用人力畜力穿过坚壁清野的无人区,征发山东大量的民夫来维持前线的补给。

而胶东半岛的沿海战役,运动中的明军消耗更是巨大。

这四个月的战争,吃垮了山东今年积攒的家底,最后还是靠着明廷大力输血才撑了下来。

火车不仅仅节约了物资运输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军队机动力的巨大提升。

东南第五旅在站前之后五千人,战事开始之后陈璘开始扩军,将第五旅增加到了一万人。

这一万人看起来很多,其实在徐州这么长的防线看来根本就不算多。

要知道明廷新军也在扩张,李成梁手下的三镇新军如今也有了两万五千人,再加上协防的地方军,李成梁在前线阵地上有四万多人。

在苏泽穿越前的时间线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