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了,他准备用《京师新报》和明廷争夺舆论阵地。”
沈一贯说道:“妙啊!”
王世贞在守孝前就是当世文宗了,当年苏泽科举的时候,就模仿过王世贞的科举范文。
让王世贞担任《京师新报》的主编,可以说是一招相当巧妙的棋了。
王世贞父亲的遭遇在明廷内部也有很多同情者,特别是清流这种不少都王世贞父子有来往,而清流又是支持高拱张居正变法的主力。
王世贞又在京师很有文名,粉丝众多,由他主编的《京师新报》订阅量肯定要上一个台阶。
沈明臣叔侄得到了撤离的命令,立刻离开京师,从大沽军港乘坐快船返回了南京。
而守孝结束的王世贞,在南京大都督府和苏泽面谈了三个时辰后,就乘坐快船抵达了北上大沽。
五月,京师。
忙碌了一天的张居正返回到家中,他十三岁的长子张敬修抱着一份报纸激动的等着他。
张居正对于张敬修这个儿子很满意,张敬修几乎和他是一个模子刻出来。
不仅仅是长相上极为相似,张敬修的才情和能力也完美的继承了张居正。
才十三岁的张敬修已经能够熟读并融会贯通四书五经了,用张居正的标准,就算张敬修不是他这个宰相的儿子,也能参加乡试考上一个举人了。
当年张居正和高拱都是穷酸翰林的时候,两人经常在家里讨论时政,那时候张敬修才七八岁,就经常能够说出让两人都惊讶的言论。
张敬修性格上也很稳重,很少见到他大喜大悲的样子,这也让张居正对这个儿子非常满意。
张居正自从执掌明廷朝政之后,张敬修性格更加稳重,每天也就是在家里读书,从来不仗着宰相家公子的名号出门浪荡。
儿子今日竟然如此激动,倒是让张居正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