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宪成,和现在的汤显祖同岁,都是十六岁就从残酷的科举考试中杀出来的天才。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顾宪成就是明史研究领域绕不开的人物。
虽然顾宪成最终做到了吏部考功主事,累官至吏部员外郎,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职务。
但是他被罢官之后回乡创立的东林书院,那可是赫赫有名。
顾宪成在这座书院讲学议政,培养出影响明末局势的重要力量——东林党。
不过此时的顾宪成,只是一名钻研东南新学,将苏泽视作偶像的年轻读书人。
看到本次科举的第二名,临江汤显祖,苏泽又是面色古怪。
当年苏泽在福建扬名的时候,文抄的就是汤显祖的成名作品《牡丹亭》。
当时苏泽还心中想着日后见到汤显祖,要将他收为弟子。
如今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收了汤显祖为徒了,毕竟东南开科取士,这些进士名义上都可以算是他这个大都督的学生。
苏泽不由的感慨,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都不是普通人。
而能够在史书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更是人中之龙。
顾宪成和汤显祖这样的人,在哪里都会出头。
想明白了这一点,苏泽倒是淡定了一些,既然是人才又愿意参加东南举办的科举,那他们就是愿意为东南效力了。
苏泽突然和唐太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有了一种“天下人才尽入吾彀”的豪情。
看完了内阁排出的前一百名,苏泽确认了这些卷子确实都有真才实学,就批准了本次科举的最后榜单。
汤显祖从科举考场出来之后,就一直被同乡的考生拉着在南京赴宴。
虽然这一次东南首次科举的进士人数已经远超往年了,但是今年足足有一万多考生齐聚在南京,中进士的概率还是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