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反而让手下御史弹劾这些人,还命令吏部不能重用这些人,搞得这些人都不敢再登门拜访了。
高拱坐在书房中,老仆用火柴点燃了鲸油灯,火光将书房照亮,一名中书五房公事的吏员将两个木匣箱子打开,然后将内阁收发的公文放在高拱的书桌上。
看着堆成小山一样的公文,老仆忍不住说道:“阁老,您这病才好,今天还是休息一下吧?”
连日连夜的操劳,前阵子高拱才病了一场。
连日高烧,太医院的人来看了,开了几副药都不见好。
后来还是用了东南的神药,吃了一粒就发汗退烧了。
虽然病好了,但是高拱的身体依然虚弱,今天又到了天黑才从内阁回家,回来的时候还带上了这么多公文。
“不碍事,你们出去吧。”
老仆和公吏对望了一眼,只能无奈的退出书房。
高拱翻开这些公文,每一本无论是厚是薄,最后看下来就是两个字——“要钱”。
筹办新务要钱,如今几个新务工坊虽然也能赚钱了,但是火枪工坊这些都是不赚钱的,京师新务工厂也只是收支平衡而已,甚至这个收支平衡还都是账面上的,要不是工部和兵部采买武器的经费,这账本都做不平。
可是工部和兵部采买朝廷工厂产品,不过左手倒右手,兜里没钱还是没办法。
筹办新军要钱,京师官吏的俸禄要钱,皇帝后宫开支要钱。
可明廷已经丢了财赋重地南直隶和浙江,除了新务之外唯一增加的进项就是大同边贸的税收了,现在朝廷开支这么大,内阁也变不出钱来。
高拱揉了揉眼睛,最近宫里的开支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清远伯李炜要给自己的老爹重修坟墓?皇帝竟然批了一万两银子?
高拱的头更疼了,他立刻提起笔在公文上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