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第377章 “父皇英明”

第377章 “父皇英明”(5 / 7)

割据政权。

等到东汉末期的时候,羌乱已经成为东汉朝廷的西北大患。

藤峡瑶乱也有这样的趋势。

一开始的时候,这些瑶人也是各自为战,顶多说建立攻守同盟,互相支援。

第二次瑶乱的时候,瑶人已经组成部落联盟,聚集在统一指挥了。

等到第三次瑶乱的时候,瑶人已经推举出一个“瑶王”出来,统领所有部落作战了。

谭纶说道:“李言恭送来的情报,这一次瑶乱首领叫做磐安,曾经是张经手下狼兵的千户,随着张经南征北战过,在当地瑶民中声望很高,被推举为瑶王,号称在藤峡中聚兵十万。”

“磐安返回藤峡之后,联合诸寨,还设八路将军,又和迁江八寨守望互助。”

“所以我们必须要迅速攻破迁江八寨,要不然以磐安的见识,肯定知道迁江八寨的重要性,一定会举兵来救。”

商定了计划,整个广东的军政系统开足马力,情报、后勤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运转起来。

与此同时,明廷在送走了俺达汗之子黄台吉之后,朝堂上立刻对蒙古的政策开始了新的讨论。

靠着和黄台吉“和谈借兵”的功劳,李春芳被特旨入阁,成为隆庆内阁中排行第四的阁臣。

如今内阁之中,首辅杨博为泥塑阁老,基本上不发表意见,发表的意见也都是赞同皇帝的和稀泥意见。

次辅高拱为人刚直,作为当年皇帝的老师,深得隆庆帝的信任,如今主持新务改革,风头压过了首辅杨博。

三辅张居正在准备平景王之乱,朝堂上的事情基本上不参与。

这一次李春芳入阁,对于那些熟悉大明朝廷的官员来说,嗅到了不同的味道。

李春芳因为蒙古的事情,和高拱多次正面争执。

两人的矛盾可以说是公开化了,在这个时候让李春芳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