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第377章 “父皇英明”

第377章 “父皇英明”(3 / 7)

所以嘉靖七年的第二次藤峡之乱,对于第四旅更有参考意义。

当时平叛的新建伯王阳明,手里只有五万兵,直接杀入藤峡犁庭扫穴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所以王阳明攻打了藤峡门户的迁江八寨,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术。

果不其然,在出入藤峡的屏障迁江八寨被攻击之后,山中的瑶人纷纷出藤峡支援,然后被埋伏的明军伏击,斩首两千余人,最后拔掉了八寨,平了第二次藤峡之乱。

但是第二次藤峡之乱只过了十年,嘉靖十七年藤峡再乱,这一次是张经带兵平叛的。

张经基本上沿用了王阳明的战略,先攻八寨,切断藤峡门户之后,等待藤峡中的瑶民疲敝,这才分三路大军杀入藤峡。

谭纶看着地图说道:“果然藤峡易守难攻,新建伯和张经略的办法,都是先从迁江八寨开始,先打掉藤峡对外补给的通道,困死山中作乱的瑶民。”

俞咨皋也点头说道:“八寨是藤峡物资进出的通道,就算是瑶人,也没办法在藤峡中自给自足,必须要通过外面山寨物资的供给,这八寨和藤峡互为表里,确实是藤峡门户。”

谭纶叹息一声说道:“当年新建伯曾经给明廷上书,请将司康卫迁到迁江八寨边上,建造周安堡威慑八寨瑶民,只可惜新建伯在八寨之战后病故,这件事也就没有能推行下去。”

俞咨皋“若是周安堡建立起来,就不会有下一次藤峡之乱了。”

谭纶摇头说道:“明廷人亡政息,藤峡之乱可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问题。”

“第一次藤峡之乱平定二十年后,才有第二次藤峡之乱。”

“可是第二次平定后,仅仅过了十年就又乱了。”

“当地土蛮矛盾尖锐,这才是藤峡之乱的主要原因。”

俞咨皋也点头,从王阳明和张经对战后总结的奏章上,也可以说明谭纶的观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