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芳立刻将这个消息报告给皇帝,隆庆帝大喜。
不顾新年休沐,皇帝立刻召集重臣们开会。
群臣议论纷纷,第二条和第三条倒是没有多少人反对,只是群臣对第一条非常反对。
还是高拱领头说道:“陛下,檀渊之盟宋向辽支付的岁币,也不过是丝绸一万匹,白银一万两,如今一仗没有打,就向蒙古支付岁币,这如何向列祖列宗解释!?”
不过这一次隆庆帝是有盟友的,促成和谈的李春芳立刻跳出来说道:
“高阁老此言差矣,此非岁币也!”
“岁币,是年年要付的,这次只是低价出售丝绸茶叶,又不是年年都要付!”
“而且这也不是为了向蒙古付岁币,而是出钱雇佣蒙古骑兵平叛罢了!”
若是这一次的谈判能成功,那李春芳就能收获最大的一份利益,靠着这次的功劳再次入阁都不一定,所以他当然第一个跳出来反对高拱的说法。
有了李春芳带头,自然也有不少大臣站出来支持。
高拱做事比较急,而且做事情比较霸道,平日里得罪的大臣不少。
新务改革涉及的利益多,涉及的部门也多,高拱也知道这些大明官员的德行,往往更愿意提拔年轻官员做事。
所以他在朝堂上的敌人不少,很快支持李春芳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最后还是杨博这个泥塑阁老最后站出来一锤定音,同意黄台吉的条件,但是蒙古人在过完春天之后立刻要出兵南下,协助大明平叛。
既然讹诈了这么多的好处,黄台吉自然不吝啬在鳌山灯会上说几句好话。
这几句文绉绉的马屁自然是李春芳教的,为了让他说这两句话,李春芳还搜罗了两个美女送给他。
隆庆帝大悦,还拉着黄台吉登上城墙,俯瞰灯会现场。
只看到大量百姓聚集在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