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第365章 新务运动

第365章 新务运动(6 / 7)

最后的结果是,明廷基本上通过了《六条陈》的内容,不过在一些细节上高拱最终还是做了让步。

殖产兴业部分,官办工坊分为军民两部分,军用的比如火药、炮、鸟铳等部分工坊,由户部出钱办,由户部派遣官员管理。

但是民用的比如纺织工坊,民用炼铁厂,则由内帑出钱,但是由宫里派遣镇守太监管理。

官民两用的矿山、炼铁厂这些,则内廷和户部都派人共同负责。

铸币、开港、钞关税、办报都没有异议,户部主持铸币,市舶司负责开港,钞关税交给户部暂管,但是钞关税的收入要有一部分进入内帑。

礼部负责办报,编辑部设在翰林院,刚刚立功的张四维升任礼部侍郎,全面负责办报事务。

京师武备学堂没有能成为独立的机构,而是挂在京师国子监下,李成梁出任第一任总教习,负责筹办学堂。

科举改革则没有通过,科举制度照旧,只是在国子监和翰林院中增设新务的课程。

明廷轰轰烈烈的“新务运动”传到了南京,徐渭立刻求见苏泽。

正在编写《三经新注》的苏泽听到消息,只是微微一笑。

徐渭说道:“明廷要办新务,大都督怎么一点都不着急?”

苏泽笑着说道:“新学和新务,互为表里,文长,只有新务没有新学,能办成吗?”

徐渭愣了一下,他想到大明官场的样子,立刻摇头说道:“办不成。”

“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高肃卿这个人我是知道的,若是明廷能都让他筹办新务,也许还有点希望,可是有可能吗?”

“以大明官场的规矩,高肃卿要推行新务,必然要将权力和利益分出去,最后能办成什么样子,可就不是高肃卿能控制的了。”

“如果只是办一场新务就能解决一切问题,那咱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