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殖产兴业。
二曰:开放港口,贸易通商。
三曰:改革币制,增收商税。
四曰:兴办军校,训练新军。
五曰:创办报纸,宣传新务。
六曰:改革科举,增考新务。
这份奏章涵盖了朝廷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而几乎是每一条,都涉及大量的利益,受到了整个朝堂大量的抨击。
隆庆皇帝的御案上,堆满了弹劾高拱的奏章,刚刚建立的隆庆朝廷迅速开始了朝堂第一轮激烈斗争。
有御史将高拱在南京创办新军的事情拿出来,南京新军直接投降了苏泽,甚至连高拱的儿子都投敌,上书官员直接痛斥高拱是国贼,是潜伏在明廷中的东南贼军间谍。
还有御史弹劾高拱的“兴办新务”是与民争利,增加商税是增加“百姓”的负担,向商人收税也等于向商人的雇工收税,最后大户都有办法逃税,而税收都加在了小民的头上。
而高拱被抨击最厉害的,还是最后一条在科举中增加“新务”的部分。
改革科举可以说是触及了所有读书人的根本,官员们纷纷用“祖宗之法”和“圣人之言”来攻击高拱,认为他是借用所谓“新务”来祸乱朝廷。
甚至有读书人,将文庙中的孔子塑像抬出来放在高拱大门对面,日夜不停的咒骂高拱。
上了《六条陈》之后,高拱就闭门不出,也不去内阁处理公务,而是静静在家中继续写奏章。
紧接着,高拱又上一道长达万言的奏章,这一次的名为《请办新务改革六条陈细则》,高拱不仅仅详细提出了兴办“新务”的重要性,还提出了具体的施行方案。
高拱在奏章中写道,“东南新务愈盛,则船愈坚炮愈利。苏贼北上进攻京师,就是为了拖延时间,获得发展的时机。我皇明如果不改革图强,那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