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徐渭的老东主了。
胡宗宪虽然出仕东南,但是心中还念着明廷,所以给苏泽献策要在浙江治水。
苏泽虽然知道他的想法,但还是给了他非常大的支持,让他在浙江治水。
徐渭笑着说道:“胡公已经重修了五代钱镠修建的海塘,加固了钱塘海口的塘坝,今年潮汛就没有发生海水倒灌的灾害。”
杭州的水患主要就是钱塘江口的大潮,在如今这是一种万人围观甚至要电视直播的自然奇观,但是在古代这就是巨大的灾难。
五代时期,吴越国主钱镠在江口修建了防潮坝,但是在长达几十年的倭乱中,防潮坝不仅仅没有时间修葺,还因为战事屡遭破坏。
当年改稻为桑的时候又发暴雨,钱塘海水倒灌又淹没了不少良田。
胡宗宪在浙江抗倭的时候就驻节在杭州,所以他第一件事就是重修杭州的防潮坝。
徐渭虽然在南京,但是一直和胡宗宪私交很好,一直保持通信往来。
他说道:“这一次胡公修的这快,还是因为用上了最新的材料。”
“什么材料?”
徐渭笑着说道:“大都督不是写在天工开物中的嘛?水泥。”
“胡公发现水泥是绝佳的挡浪堤的材料,胡公用铁条为基,灌注上水泥后做成多面体的石块,堆放在海坝下方,就能有效的抵挡海潮侵蚀。”
苏泽惊讶的都要站起来了,这不就是钢筋混凝土嘛?!
胡宗宪竟然想到了这个办法!
苏泽当年在《天工开物》上提出的“煅烧水泥法”,在解决了炼铁炉温之后,很快就煅烧出来了。
胡宗宪听说福建烧出了这种材料之后,立刻让人从福州运来,用来在杭州建造防波堤。
果然这种方法要比搬运石头快多了,只需要在海岸堤坝上灌注成型,然后直接推到海岸堤坝上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