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府都是放心的,但是江西、广东的情况就难多了。”
“广东那边就只有谭公一人撑着,江西那边的更还是沿用了明廷的旧官吏。”
苏泽看向众人问道:
“诸位,手下有什么人才就不要藏着掖着了。”
众人纷纷一笑,果然苏泽是来求人才来了。
徐渭说道:“大都督,其实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都是教育兴盛之地,何不自己培养人才呢?”
苏泽问道:“文长的意思是,再开科举?”
徐渭点头说道:“明廷以科举取士,二百年依然有这么多忠于它的读书人,大都督也在东南开科,才能将读书人的心争夺过来。”
“可是科举的内容?”
徐渭说道:“自然是新学了。”
苏泽问道:“冒然考新学,东南的读书人能接受吗?”
徐渭笑着说道:“有何不能,当年王安石编写《三经新义》,北宋读书人不是很快就倒背如流了?只要关系到前程,谁没有熬夜苦读过啊?”
申时行等人纷纷露出笑容,他们就是科举卷王出来的,自然知道读书人有多卷。
徐渭又说道:“其实明初的制度也很好,大都督,可以先考试,然后入国子监学习新学,再进行结业考试,按照结业考试的成绩授予官职。”
苏泽点头说道:“那就请文长拿出一个章程出来。”
徐渭看向苏泽说道:“但是考试的内容,还是要请大都督亲自攥写。”
苏泽明白徐渭的意思,点头说道:“这个自然。”
其实苏泽早就有著书立作的想法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时间写。
如今所谓东南新学思想,还是属于比较分散的零散理论,并没有形成体系的思想。
要怎么写,苏泽心中已经有了想法。
苏泽准备抛开朱熹批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