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并没有直接响应苏泽的话,而是说道:“那请大都督召集南直隶各知府,问一问大家的想法。”
苏泽点头说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正该如此,那就以大都督府的名义向南直隶各府下政令,让他们赶往南京共同商议政务改革的事项。”
南直隶下本来有十四州府,不过掌控在东南手里的有十二州府,徐州和淮安府还在明廷手里。
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繁华的,分别是南京附近的应天府、何心隐担任知府的苏州府,申时行担任知府的松江府,由朱明起义宗室朱聪浸担任知府的凤阳府,以及李贽暂代知府的徽州府。
其他各府倒不是不重要,只是人口不如这么几府多,商业也不如这几府发达。
苏泽从北方大胜返回,就召集南直隶的知府们开会,众人自然不敢耽误,很快就齐聚南京。
这期间,苏泽通过快船得知了自己离开北方之后,京师发生的状况。
裕王登基,京师闹出的种种幺蛾子,果然以朱明皇室的德性,隆庆登基之后京师的日子还是那么糟糕。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部分人对于隆庆的评价比较高,甚至认为如果隆庆如果能多当几年皇帝再死,大明还有中兴的可能。
而实际上隆庆这位皇帝,评价还不错的原因就是他死的早。
如果万历死的早,估计也会被捧成一代明君。
隆庆登基之后,其内廷花费比嘉靖更盛。
比如嘉靖朝已经停罢的鳌山灯会,隆庆一登基就恢复了,这么一场元宵节灯会就要耗费几万两银子。
再比如隆庆充实后宫,他继位不久就暴毙也和纵欲过度有关。
而隆庆开海和隆庆新政,很多也只是嘉靖朝政策的延续,比如海禁这件事在嘉靖末年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了,更何况隆庆开海专门开了漳州月港这么一个通行不方便的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