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办工坊中的匠人,一部分是世代在这座工坊工作的匠户,被称之为坐匠。
一部分则是附近匠户轮流去服役的,被称之为行匠。
国朝至今,无论是坐匠还是行匠,都不愿意在官办工坊服役,往往会想尽办法逃脱服役。
而这些工坊的管理者,也都是冲着捞钱去的,根本不会抓生产质量。
如果是宫里的产业还好,就算是捞钱了也要确保质量。
若是兵部这种制造武器的工坊,那就连脸都不要了,不仅仅交付的武器质量很差,数量上也有很大的水分。
如今朝廷下令仿制鸟铳,还能有这么多质量差的鸟铳发下来。
等到了明末官办工坊几乎丧失了制造能力,大炮这种高端一点的武器根本没办法制造,只能由徐光启向澳门的葡萄牙人购买,或者从沿海地区打捞荷兰人的沉船。
苏泽说道:“公公,只要在福州城外设火器工坊,再从矿工和铸币工匠中募兵一千,两个月之内,就能疏通琉球航线,恢复琉球朝贡贸易!”
“好!”陶公公为了保住现在的位置,咬牙拿出全部的家底,支持苏泽训练这支水师。
次日,福建抗倭新军成立,苏泽担任总团练使,以市舶司这二十艘新打造的福船作为班底,训练新的水师抗倭。
对于这支团练,福建上下都表示了大力支持。
福建局势混乱,各地团练层出不穷,很多县都靠着当地乡绅办的团练自保。
苏泽是福建解元,又有在江南办团练的经历,陶公公将舰船委托给他办团练,在福建上下看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甚至整个福建官场都给了苏泽不少支持。
在福州港口边上,福州官员还要拨出土地,让苏泽建造“水师新军讲武堂”。
不过苏泽并不愿意在陆上建造讲武堂,而是选择在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