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第286章 放弃劝谏情结,尊重大明命运(卷末)

第286章 放弃劝谏情结,尊重大明命运(卷末)(3 / 7)

智囊郑泌昌,出任浙江布政使,掌管浙江民政,继续坚定不移的推行朝廷改稻为桑的政策。

清流也不是全无成果,在裕王的举荐下,本来在福建和戚继光一起抗倭的谭纶,作为整个清流在浙江资历最深,最懂得打仗的大臣,出任浙江巡抚。

巡抚这个职位和布政使没有高低之分,但是权力也不亚于布政使,是一省的监察大员,还有弹劾罢免官员的权力。

浙江的局势变成了,胡宗宪这个严党的浙直总督,总揽抗倭。

郑泌昌这个严党浙江布政使,负责民政,推行改稻为桑。

谭纶这个清流的浙江巡抚,负责监察。

而杭州知府这个关键的职位,在历史这个诡异的舞台上,竟然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翰林院官员高翰文,在听说了杭州水灾之后,上书朝廷,提出“以改代赈,两难自解”的方针,让大户出钱购买受灾百姓的土地,从而让朝廷不用出钱也能赈灾。

高翰文还提出要购买土地的大户,一定要种植上桑树,再反过来雇佣出售土地的百姓为佃农,这样就能完成改稻为桑和赈灾两件事了。

高翰文的这份奏章,迅速得到了严党的支持,清流中也有不少支持的声音。

嘉靖皇帝见到这份奏章更是大喜,称赞高翰文是国之干才,命令他就任杭州知府,负责以改代赈改稻为桑的事务。

事情到了这一步,苏泽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剧本,不过此时他已经对浙江这场党争失去了兴趣。

就连胡宗宪这样的大员,都无法改变大明浙江的局势,自己这个举人又能做出什么呢?

变法改革,修修补补,已经救不了大明朝了,苏泽已经坚定了决心要造反了。

不过要造反,肯定也要有自己的根据地。

苏泽看来看去,还是老家福建和广州,最适合现在的局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