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造棉纺工坊。”
“纺织机已经造好了吗?”
“已经造了一千台纺织机,都是家里工坊常用的样式,只要几个老织工带着就能用起来,等到这一千台纺织机开工,北方那笔订单就不愁了。”
徐琨满意的说道:“今年辽东战事不利,朝中已经对蓟辽总督王忬很不满了,这一次兵部上奏,说辽东缺衣少粮,这才有了这笔大单子。”
管家立刻说道:“要不是少爷这些年的经营,咱徐家也接不下这么大的单子!”
徐琨得意的点头,这些年来徐家产业扩大,都是他在家中主持的。
徐琨也在暗暗的和哥哥较劲,对于父亲将哥哥能待在父亲身边当官也颇有微词。
若不是我徐琨,徐家哪里有这么大的产业。
这是徐琨一直骄傲的事情,这些年来随着父亲的官位越来越大,用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徐琨每年都要向京师运送不少银子,他对家里的功劳也不亚于兄长!
徐琨得意的说道:“苏泽的丈人不就是南京户部侍郎吗?仗着方望海搞的上海码头,难不成以为能够遮住江南的天?”
“我告诉你,因为辽东缺粮,朝廷已经命令登州打造海船百艘,从山东运粮北上辽东。”
“日后这些船也会南下,将兵部采购的冬衣运到辽东,我们徐家赚的就是大钱!”
管事的用钦佩的目光看着徐琨,这才是最发财的路子啊!
辽东边军上万件冬衣的订单,放在整个松江府,除了徐家还有谁家能完成?
这也是为什么徐琨要打通关系,开发崇明岛的原因,他需要建造自己的码头,并且在崇明岛上扩建棉纺工坊。
这一次徐家为了织布机也是下了血本,请了整个松江府的工匠,徐琨又怕订单完不成,已经让工匠在松江府打造织布机,等到完成后再运到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