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第228章 税收契约论

第228章 税收契约论(3 / 7)

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

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这一套本来使用来平息物价波动,打击商人垄断市场的市易法,却成了官府垄断市场的恶法。

哪怕想做不大的生意,也要先过政府官员这几道关口。于是,大中小商人一齐步履维艰,致使城市工商业开始凋零。

许国将钞关法和市易法对比,这其实就是一种“诛心”之论了。

且不说你的钞关法到底实行的怎么样,一个“与民争利”的帽子扣下来,先假设钞关税法一定会被胥吏盘剥,就否定了钞关税法的意义。

苏泽心中微微冷笑,大明朝的读书人战斗力果然了得。

不过他倒是不慌,并没有就市易法和钞关税法的异同辩论下去。

苏泽直接推开这个话题说道:“与民争利,我觉得不是。”

“朝廷之所以要开征税源,自然是因为用钱的地方多了。”

“税收之事,自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北有俺达,关中地震,南方倭寇,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朝廷的钱不够花,这钱也不可能凭空变出来,要养兵要救灾,这钱从哪里来?还不是要增加苛捐杂税。”

“朝廷不行钞关税法,这钱就要从普通百姓身上征,若是钞关税法能收到钱,那普通百姓身上的加派就少一点,这怎么能说是与民争利呢?总不能说商人是民,农民就不是民了?”

这一面“尊农”的旗帜祭出来,许国立刻败退,在大明的政治观中,农的地位是肯定要高于商的。

用商人之财滋补农民,这是封建社会的政治正确,根本没有辩驳的空间。

不过其实苏泽也知道,自己也是诡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