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步?”
同行了一路,众人已经适应了李贽这幅狂士做派,苏泽问道:“卓吾先生,我们办好了入监之后呢?”
李贽说道:“按照规定,国子监每日都要升堂和点闸,升堂就是我们这些国子监的学官点名,点闸就是给监生点名,不过现在已经不点了,办好了入监之后只要打点好了司业,你们不上课都行。”
众人在来之前已经听前辈说过了,现在大部分举人都不愿意坐监学习,就是因为现在国子监学风太差,而且教授也都是混日子的,都想着尽快熬资历外任为官,根本没有人好好教学。
李贽说道:“南京国子监中也有好的地方,那就是监内的藏书馆,藏书馆内不仅仅有《资治通鉴》,还有部分《永乐大典》的抄本。”
听到《永乐大典》,众人眼睛都亮起来,苏泽问道:“永乐大典不是藏于京师翰林院吗?南京国子监也有抄本?”
李贽点头说道:“这些抄本其实都是历任南京官员抄录的,南京六部也有很多官员出身翰林院,到了南京之后就把自己抄录的捐给国子监。”
“不过这些抄本零零碎碎的,而且都没有好好校对过,但是《永乐大典》要入翰林院才有资格看,能有这些看就不错了。”
众人纷纷点头,对于读书人来说,藏书馆是充满诱惑力的地方。
特别是考中举人之后,四书五经的经义已经基本上合格了,八股文的技艺也炉火纯青。
这时候要卷过全国的同行,就不是死记硬背能够提高的。
就需要博览群书、增博广闻,还要研究先秦汉唐宋的文风,写出自己的特色来。
办理入监的过程也很简单,就是在国子监报告一下,将身份证明和考中举人的证明材料交上去,众人就得到了一块木牌。
这块木牌就是监生的腰牌,众人这样就算是完成了入学手续。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