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做了水车小模型来代表水力铸币厂,慈恩方丈拿起一个更是啧啧称妙。
“这些都是苏施主自己做的?”
苏泽点点头,慈恩方丈又看沙盘问道:“这是?这是闽江?”
苏泽高看了老和尚一眼,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是没有地图看的,能一眼看出这是闽江,苏泽已经决定很惊奇了。
老和尚说道:“贫僧年轻的时候曾经游历过福建,当年就是沿着闽江走的,这么看果然是闽江啊。”
老和尚又问道:“老僧冒昧,请问苏施主是要做什么呢?”
苏泽坦然说道:“治闽江。”
老和尚愕然,治江?
你一个举人都不是的,想要治江?
可是老和尚看着栩栩如生的沙盘,钦佩的合十说道:“阿弥陀佛,苏施主是有普度众生的大志向的,佩服佩服!”
慈恩方丈想了想说道:“在修复本寺佛塔的时候,贫僧找到一本奇书,也是靠着这本奇书才完成了佛寺的修葺,不过书中还有很多老和尚看不懂的地方。”
“苏施主既然要治江,想必也要用到这些匠人活儿。”
说完这些,慈恩方丈吩咐门口的小沙弥,去藏经阁取书过来。
苏泽也来了兴趣,他参观西禅寺的时候,也发现这座寺院虽然是新建,但是和当代的寺庙风格并不相同,反而有些唐宋建筑的大气。
唐宋建筑和明清建筑是截然不同的,这一切的原因自然是战乱导致的建造技术断代。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工匠行业本身就是口传心授,很多工匠家族都在战乱中绝后了,技术自然也传不下来。
别说是建筑技术,就连军事工程技术都失传了不少,明修的城墙比唐宋城墙要新,但是比唐宋修的城墙都差不少。
过了一会儿,小沙弥捧着一本古书,来到了单房中。
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