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研究历史的人,很少知道汪道昆,不过苏泽的历史学已经lv5,穿越前他也是明史专业的,自然还记得汪道昆这个名字。
汪道昆是张居正的同榜进士。
苏泽不由的感慨六度分离定理的正确性,自己和张居正产生联系,只需要通过汪道昆一个人就可以了。
这样同样也说明大明朝顶尖读书人的圈子是多么小,但凡踏入这个圈子会后,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交集。
如今张居正应该还在在故乡江陵“养病”吧?他要在嘉靖三十六年重返京师,然后只用了十年不到的时间,就从翰林院编修一跃而为内阁次辅。
这就是翰林官恐怖的升迁速度,接着张居正又用了六年时间扳倒了高拱,成为明摆宗万历皇帝的辅政大臣。
苏泽当然不是想要通过汪道昆去结交张居正,他连个举人都不是,根本进不了进士的圈子。
让他对汪道昆感兴趣的是另外一件事。
督学大人,苏泽很想要问一问,到底《金瓶梅》是不是你写的?
这本奇书成书于嘉靖年间,学界不少人都推测是汪道昆在家乡徽州府闲居的时候所著。
不过汪道昆也算是朝廷大员了,他自然不可能承认自己写了这本书,历史学家们也是根据行文风格和最早的成书时间推测的。
写黄书的督学,总让苏泽感觉有些怪怪的。
但是这位汪督学的才能,做一省的乡试主考官倒是绰绰有余了。
汪道昆精通于音律、曲艺、诗词,同时还是一名抗倭名将,可以说是一名复合型人才了。
新督学即将到任的消息传遍了南平县城,按照规矩在乡试前,新督学要巡视全省,接见各地的生员,考较他们的功课。
能在督学心中留下一个名字,对于乡试总是大大的好事,南平县城准备参加乡试的读书人都憋着劲儿,要在汪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