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第175章 青云之策(求月票!)

第175章 青云之策(求月票!)(3 / 8)

,还是将在江南追缴积欠的这一条划去,他想了想,换上了另外一条。

厘金。

这项制度总被认为是满清的发明,实际上宋代就已经有了。

其实如今大明朝的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了,大明朝也是有商税的。

大明商税种的钞关税和厘金的性质差不多,而且征收的也不少,明末已经是仅次于田赋和盐税的第三大税种了。

大明财政的问题,不是没有商税,而是商税征收不足,或者说商税征收成本过高导致的腐败问题。

大明商税主要分成是过税和住税两个部分。

过税,就是过路税,也就是对商品流通环节征税,最大头是钞关税。

住税,则是对商铺店铺、买卖田地交易、酒和醋之类专营产品征税。

比如苏泽从蔡家过户商铺和茶园,就是向官府征税的,而每一间店铺也要定期交店税。

商税的问题就是,在大明腐败的体系下,商税收不到朝廷手上。

原因也很简单,土地是死的,无论怎么隐瞒土地,一个地区的土地也不可能突然消失无踪,如果一个地区土地总数急剧变少,也是会影响当地主政官员考成的。

大明朝的土地是在减少的,但也是历经了很多代缓慢减少的,而不是一下子减少的。

但是商税就不一样了。

到底过往了多少船只商队,进城交了多少城门税,这些上级都是没有办法核查的。

远在京师的户部,肯定不可能知道南平的城门交了多少城门税的。

像是江南地区,商贾进城的队伍都排成长龙,可是交的城门税和福建也差不多。

苏泽提出的第二条方法,就是在倭乱地区征收开钞关,征收钞关税,将这笔钱用来平倭。

不过原本大明朝的钞关税是相当的粗糙,它并不是对货物征税的,而是对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