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第174章 府试求策,靖海七策

第174章 府试求策,靖海七策(4 / 7)

对于苏泽破题的思路方知府也是认可的,但是那篇文章引经据典过多,反而有些说教意味,落入了科举作文的下成。

若不是因为这个题目破题太难,苏泽也不一定能得案首。

但是这次的文章苏泽写的很稳,平铺直叙又恰当引经据典,比起上一次的县试文章又高了一个层次。

根据海瑞说,苏泽系统读书不过一年,能有这个成绩当真是天分了得!

接下里的五经义,苏泽答的也是没有问题,试帖诗这些内容只要声韵对就行了,这两道经义题已经可以过关了。

方知府也看了其他几个县的案首,不得不说这一次各县的考生实力都不错,也有几个仅次于苏泽的种子选手。

方知府有些犯难了。

如果点了苏泽为案首,日后自己将女儿嫁给苏泽,恐怕也引发很多议论。

虽然现在他们不是翁婿关系,也不违反大明朝的规定,但是世人传谣可不管这些。

可若是将苏泽屈到后面的名次,方知府也有些不甘心。

县试、府试、院试都是第一名,也可以叫做小三元了。

乡试、贡试、殿试都是第一名,那就是大三元了。

大明朝目前只有一名大三元的读书人,那就是正统十年(1445年)殿试状元商辂了。

他历任英宗、代宗、宪宗三朝元老,官至内阁轶一品事,为一时名臣,民间称之为“三朝宰相”。

小三元虽然只是一个荣誉,但是有了这个荣誉,乡试就更容易考中了。

方知府有些犹豫,还有有些难以抉择。

要不然看最后一场?

苏泽考完了第一场,从考院出来后,又遇到了送食盒的彭安。

彭安将食盒递给苏泽,在他耳边说道:“方公子说了,第三场策论好好写。”

苏泽刚刚返回住所,林清材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