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源也皱着眉头说道:“每年没县通过县试的就有五十人,这些都是历年来积累下来的。”
苏泽这下子明白了,童子试三场,只要通过了,下一次就不用再考,直接考下一场。
比如苏泽今年过了县试,那明年童子试三场就只需要直接参加府试就可以了。
果然科举考试是最残酷的考试,这么多人一起卷,前一届考不过还要和后一届的一起卷。
陈朝源羡慕的说道:“汝霖伱是本届南平县的案首,你府试肯定能过的。”
林清材更是羡慕,同样是第一次参加科举,苏泽就已经预定过了两关了,大家都是一起在海瑞那边上课的,怎么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这么大呢。
但是让苏泽没想到的是,这次府试最热闹的地方,是这些赶考士子们带来的商品。
各县赶考的士子们,纷纷带上了自己家乡的特产,在南平府的大街小巷贩卖。
他们是读书人,又有府试的关碟,进城也没有人收税。
对于很多读书人来说,这次去南平赶考,卖货要比考试重要。
借着各县的读书人齐聚南平,苏泽果断让《拍案惊奇》加印了两百份,果然全部都卖出去。
到了三月一日,各县赶往南平的童生都到了,南平城内的商业气氛达到了顶点,几乎每一条街道上都是摆摊的读书人,就连闭门读书的苏泽也忍不住了,和陈朝源林清材一起出门,看一看各县读书人带来了什么土特产。
“将乐白布!将乐白布!”
大部分读书人还是不好意思公开喊卖的,不过也有一些例外,就看到一个年轻人大声喊着自己卖的货物,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
陈朝源是南平县人,自然对这样的场景不陌生,每次府试都是这样,街头巷尾都是贩卖的读书人。
“将乐县的棉布全省出名,甚至能远销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