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第139章 用人之道

第139章 用人之道(6 / 7)

奇》,这些商铺肯定求之不得。

更别说苏泽说的这些功能,确实也都是很多商家需要的。

苏泽又说道:“报童走街串巷,城内发生的大小奇事二位也可以记录下来,编辑成坊间杂谈消息刊登在版五版六中。”

林清材和陈朝源连连点头。

苏泽又将自己写好的全套《牡丹亭》交给二人道:

“先就《牡丹亭》连载完毕,等我写了新的戏文再送过来,版三和版四的文章,就摆脱二位兄台帮忙甄选了。”

“陈兄请起草一份契书,我聘请二位兄台为《拍案惊奇》编辑,每月薪俸二两五钱银子,为期一年,若是《拍案惊奇》能继续办下去,明年还给二位涨薪!”

陈林二人先是推辞,但最后还是喜滋滋的和苏泽签定了契书。

将报纸的事情交给二人,苏泽反倒是最放心的。

拍案惊奇靠的都是苏泽的聊斋和牡丹亭,大部分士人也是冲着这苏泽的文章来的。

活字印刷最重要的是制作活字,姚春的妻儿都在长宁卫,让他在县城印报纸,苏泽也不怕他卷着技术跑了。

其实活字技术说破了也没什么技术壁垒,不过摸索活字铅锡配比,还有将字拆出来统计偏旁部首的出现频率比较复杂,苏泽办报也是为了影响力,并不是指望报纸发财。

往深处想,活字印刷技术也是思想启蒙的“前置科技”。

正是因为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让出版成为普通人也能接触的事情,知识的价格变低,才出现了大量识字进步的市民阶层。

也是因为活字印刷的技术,降低了出版的成本,让更多的人都可以印刷宣传自己的观点。

某种意义上,活字印刷也是一场信息革命。

苏泽反倒是不担心技术扩散耽误他赚钱,在如今的东南地区,有的是比买报纸赚钱的行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