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而是宋代明相李纲(绍宋里那位)。
看完了李纲的碑文,何良俊再看下方的延平津,张华、雷煥,雷华的故事交错,突然让人产生了一种古今悠悠的感慨。
陈默群说道:“元朗兄,马上就要到化剑阁了。”
一想到自己被倭寇焚毁的家园,何良俊叹息一声坐下道:
“下山吧。”
陈默群惊讶道:“马上就到化剑阁了,为何要下山?”
何良俊说道:“我想到兰亭集序上那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人可还能记得我等今日登高?”
陈默群沉默了,他虽然是延平书院的山长,是本地的名人,可是他这样的人物,怕是能载入《地方志》都困难。
何良俊虽然是曲艺名家,但是也没有和吴中四子那样名扬天下,他这样的人也很难写入青史当中。
而能够记录在历史上的,无论是张华还是李纲,这都是那个时代最顶尖的人物。
雷焕父子跟着名人的故事,也能流传千古。
而自己呢?
何良俊的感慨让陈默群也失去了登山的兴致,他也举起竹仗说道:“下山下山!”
延平书院的教授和学生也不知道为什么山长不到化剑阁就要下山,不过也只能乖乖的跟在后面下山回城。
与此同时,黄时行举着油墨飘香的小报,正在等待山长陈默群回来。
为了能一炮而红,黄时行一口气印了二百份的《文苑新韵》,免费赠送给南平县城的达官贵人。
黄公子发行报纸,延平书院的读书人自然要捧场。
《文苑新韵》定价二两银子,那些家中有钱的纷纷慷慨解囊购买,而没钱的穷读书人,也会几个人凑银子买上一份。
这倒也不是单纯为了拍黄时行的马屁,而是《文苑新韵》肯定会成为南平县文坛的盛事,如果不能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