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相当的落后,除了建溪泛滥这一种水利灾害之外,长宁卫每年还会遇到潮灾。
潮灾就是在潮汐上涨或者海上风暴情况下,发生的海水倒灌的灾害。
沿海的村子几乎都面临潮灾的影响,经过海水倒灌的田地会盐碱化,需要好几年养护才能恢复耕种。
苏泽真的了解到长宁卫的问题,才知道为什么古代农业的困难这么多。
种苗问题只是一个方面,农业技术也是其次的,大量天灾人祸才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
长宁卫是军卫,不少田地是军屯,大家也都是穷惯了,倒也没有出现大的地主。
但是在距离南平县城的很多地方,有的村子大半土地都是豪绅地主的,普通百姓只有租种他们的田地维生。
一年到头下来,大部分产出都交了田租,一旦遇到什么天灾粮食减产绝收,除了卖身为奴之外,就只能逃出去做流民了。
可以说在南平县城内外,完全是两个世界。
南平县城内,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官宦豪绅们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非常丰富。
但是在南平县城之外,大部分百姓面黄肌瘦衣不蔽体,如同牲口一样住在棚屋中。
在苏泽来长宁卫之前,九姑婆的家庙都是不饱饭,少数粮食只能用来供养正卒。
如今长宁卫好歹有了些产业,孩童晒盐和妇女纺纱织布也有了些收入,但是距离大家都吃饱饭还有一段距离。
苏泽要建设长宁卫,必然要治理建溪。
这一次背山村送上门来,正好让他们出劳动力,帮着苏泽肝一下“水利”技能。
陈氏兄弟看到苏泽这么笃定的样子,心中也有些动摇。
本来他们只想要疏通支流河口,让建溪的水重新流入到支流中。
这只是一个小工程,只要长宁卫同意就能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