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相公,难道真的要对簿公堂吗?”
这种两个村子之间争夺水源的案子,也是大明官府最常处理的案子。
陈伯飞这句话中隐约带着威胁之意,这年头上公堂对原告被告双方,都是最终的手段。
大明朝的法制精神就是重调解而抑诉讼,如果背山村和长宁卫真的要打官司,那第一步要先在旌明亭接收一轮调解。
若是调解的结果双方满意,那就在县衙书吏的见证下盖章公证,承诺以后再也不为这件事诉讼了。
如果无法达成调解,那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对簿公堂环节。
到了这个环节,刑房的老吏就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吃了被告吃原告了。
陈家三兄弟深谙县衙的门道,自然也不愿意对簿公堂。
苏泽无所谓的说道:“行啊,对簿公堂就对簿公堂,这建溪下游是我们长宁卫的!”
这下子陈氏三兄弟彻底败下阵来,显然苏泽是个懂行的,这案子告到了县衙,也是人家长宁卫占理。
上次械斗输的那么惨,抢又抢不过,打官司又打不赢,三兄弟绝望的站起来,准备将这个坏消息告诉族长。
苏泽却说道:“不过你们想要疏通建溪,倒是也未尝不可。”
三兄弟都已经站起来了,听到苏泽这这句话后立刻重新坐下。
陈伯飞立刻问道:“苏相公,真可以吗?”
林显扬也看向苏泽,他也不理解,为什么苏泽要同意让背山村来疏通水源,难道这个时候不是应该乘胜追击,让背山村知道长宁卫的厉害吗?
苏泽继续说道:“取水文图来。”
林显扬立刻从宗祠后方取出一份泛黄的图册,这东西就是流经长宁卫的建溪的流域图。
大明朝从村到县,都有这样的水文图。
水文图记录了河流的走向和分支,也记录了河流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