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作为投名状,投降大明换取赏钱。
打,打不过,跑,跑不掉。
李如松的翁观山之战,全歼了董狐狸所部的五千余人,杀敌四千三百余级,骑营阵亡人数只有十七人,一战生擒了董狐狸,威震草原!
板升城溃营比之前还要严重,俺答汗的五个万户,五个万人队逃兵超过了近五千,士气已经完全跌落了谷底,戚继光率领本部军兵已经来到了板升城十里外扎营,大军开始围城。
俺答汗没有出城决战,因为李如松带领的骑营还在武川驻扎,一旦出城,就是前后夹击的劣势。
戚继光并没有下令攻城,而是开始宣告,俺答汗的人头价值一千两,万户人头五百两,千户人头一百两,只要拿到就可以到大明军来领赏,为期十日,十日后,大明军就要破城。
戚继光不是威胁,他将火炮依次摆开,开始了每日三次的炮轰。
第三日,板升的城墙已经被彻底打烂了,此番前来京营的近万门火炮,五十万斤火药的倾泻之下,板升一座围不过三十里的城池,根本扛不住这样的火炮覆盖。
戚继光不是挥霍,也是无奈之举,火药拉出来就要打出去,要不然等到雨季,就会变质,草原不是中原,没有那么好的保存条件。
而且补给又拉了十万斤火药抵达前线,五十万斤的火药下去,板升城已经不能称之为城池了。
这一日戚继光来到了前线,十门长两丈有余,肚子如同水桶一样的火炮,出现在了板升城外,这是皇家格物院捣鼓出了三十斤火炮。
据说是要用在游龙号上的舰炮,大明最大的火炮也就是十五斤火药,而这三十斤火炮,实在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之外。
陆战,这玩意儿只能守城,而且意义不大,但海战,这东西就极为好用了。
据说皇家格物院的疯子们准备再弄个五十斤的火炮,这三十斤火炮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