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家,哪有那个裹脚的资格,大明百姓家里的孩子,不论男女老幼,会吃奶时就在父母的背上下田,等到三四岁就开始拾穗,六岁就开始放牛,九岁开始下地干活。
朱翊钧之所以忽视,是因为大明皇宫并不裹脚,自明初马皇后这个大脚皇后开始,大明皇后就没有裹脚的,这是祖宗成法,也是基于现实,因为在皇帝面前摔倒是失仪,为了防止御前奔趋颠蹶之患,遴选时,就直接刨除了这一项。
但大脚皇后终究是变了样子,宫里也慢慢有裹脚的,叫做宫样足纨,是自明孝宗出现的,这种样式仍然是裹脚,但不影响行走。
朱翊钧登基后,对这个没什么追求,也不喜欢,大明后宫的女子,也就不为难自己了,王夭灼入宫之后,就跟着朱翊钧身边,皇帝不喜欢,王夭灼自然不会裹。
所以朱翊钧忽视了这个文化,但大明民间没有忽视,《卖油郎独占花魁》中,富家子弟将花魁的裹脚布、鞋子扔掉,花魁被扔到大街上,无法行走,困在了原地。
攻速鞋的出现,进一步打击裹脚的文化,尤其是娼妓们这个市场率先做出了反应。
曾经有大学士提议过,直接强行取缔青楼,将娼妓这个行业扫入垃圾堆里,朱翊钧并没有准许,很多青楼女子,离开了青楼根本没法生活,这美娘赤了脚,便寸步难行。
朱翊钧看完了奏疏,沉默了片刻,才批曰:朕知道,爱卿以后少逛点窑子。
在新政的不断推行之下,大明由内到外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而矛盾就在这些变化之中,在大变革时代,朝廷如何才能掌握好方向,就是时代给朱翊钧的考验。
“陛下,忠顺夫人在殿外求见。”冯保面色极为奇怪的说道,按理说三娘子做完买卖就该走了,非要觐见一下,多少有点多此一举。
三娘子也是很忙的。
三娘子入京来卖羊毛,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