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同时加大对云南滇铜的开采力度,将铸铜钱的规模从现在的每年三千万钱,在五年的时间内提升到每年三十亿钱,而滇铜的开采和铸钱,需要黔国公府的支持。
王希元前往云南任巡按主持滇铜之事,黔国公已经表态,全力支持,而且从王希元的奏疏上来看,黔国公府真的在全力支持开采滇铜,要人给人、要粮给粮,平整官道驿路、疏浚水路、遣使与土司苗民沟通有无,确保滇铜顺利开采还出滇铸钱。
黔国公府考虑的和当地势要豪右的完全不同,黔国公府的权力来自于大明皇帝的册封,如何通过开采滇铜,增加朝廷在云南的影响力,是黔国公府首先考虑的问题。
因为在云南,大明朝廷的影响力,实际上是通过黔国公府实现的,大明朝廷在云南的影响力越大,黔国公府的收益也就越大,交通、经济、文化等等,朝廷和黔国公府是互利共生的关系,云南郡县属于中原王朝得从忽必烈攻破大理算起。
在忽必烈灭大理之前,云南这个地方,一直属于外藩,云南这块地方归属于中国的时间,不过区区三百年,这还要算上胡元宽纵统治离散状态,除去胡元宽纵统治,云南地方,隶属于中国不过两百余年,比安南国隶属于中国的时间还短。
在大明初建的时候,云南仍有大量的土司,而这些土司在这两百余年的时间里,随着黔国公府的日拱一卒已经逐渐消亡。
大明强,则黔国公府强,大明弱,则黔国公府弱,大明亡,则黔国公府亡,这是大明朝廷和黔国公府的关系,也是大明朝廷和吕宋总督府、长崎总督府的关系。
共兴衰、同荣辱。
这是开海过程中的制度探索的过程,这对皇帝而言是极其枯燥无聊的,云南、吕宋、长崎,都远在天边,甚至这辈子朱翊钧都不会过去看看,讨论一个只存在于堪舆图和奏疏里的地方,实在是有些高谈阔论。
制度探索,也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这也就